高鐵撤部分座椅 再找台鐵救火連假最後一天的早上,台中高鐵站搭車人潮不多,售票處跟驗票口都沒有出現排隊人龍,不過今晚國慶煙火在台中舉辦,就怕全台各地人潮湧入,有不少沒買到票的民眾選擇提早收假。
心血管保健之道:均衡飲食、適度運動、充足睡眠、嚴格控制慢性疾病、保持身心靈愉快,為當今的養生不二法門。而對於已發生重大心血管事件,為了避免再次發生所做的預防處置,則稱作「次級預防」。
根據近期亞洲多中心醫學研究發現,即便60至80歲的年長者,平均每降低一毫米汞柱的收縮壓,約可降低2.8%的心腦血管不良事件的風險,因此建議絕大多數的高血壓患者,都應將血壓降至130/80毫米汞柱以下的標準,可以獲得最大的臨床效益,更甚者,在80至89歲的年老者,每降低20/10毫米汞柱的血壓,約可降低約3成的冠心病死亡風險,因此別再聽信網路傳言的高血壓換算公式,或者年紀愈大血壓控制不用嚴格的假訊息。高血脂患者得心血管疾病風險高3倍台灣高血脂盛行率約為每4人就有1人罹患,而且未來得到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將是一般人的3倍,當中,尤其以低密度膽固醇(LDL-C,俗稱壞的膽固醇)為動脈硬化的主要獨立影響因子。體重過重或肥胖者,小心糖尿病上身台灣成人糖尿病盛行率約佔1成,而體重過重或肥胖盛行率則將近5成:內臟脂肪量過高、胰島素阻抗都是造成第二型糖尿病的主因,糖尿患者常會覺得口乾、口渴、疲倦、喝多尿多,常需使用口服降血糖藥、胰島素或腸泌素促進劑來協助血糖調控達到目標。目前國健署網站也有提供相關風險預測評估,並提供本土化的「台灣慢性病風險評估」,涵蓋冠心病、腦中風、糖尿病、高血壓及心血管不良事件評測分析。根據過往大型研究發現,每將LDL-C降低10 mg/dL,約可下降5.7% 腦心血管不良事件,而日本研究更發現在亞洲族群效益更佳,同等LDL-C降幅,約可下降12.7% 腦心血管不良事件,更甚者,若將LDL-C降至70 mg/dL以下,發現可使冠狀動脈硬化斑塊厚度開始產生逆轉退縮效應,並且使斑塊內膜纖維帽穩固,不易造成不穩定破裂而產生血栓。
心血管重要危險因子心血管重要危險因子包含:年齡、性別、肥胖及三高或代謝症候群、抽菸、遺傳家族史等。若有糖尿病、慢性腎臟病或動脈硬化性疾病則LDL-C超過100 mg/dL需要開始治療。而當流感和 COVID-19 結合時,情況也是如此。
他們可能會突然發燒,伴有寒顫、頭痛和身體痠痛。另一個需要被關注的問題是,流感和 COVID-19 都會使人們面臨更高的其他感染風險,尤其是肺炎。林岱樓說明,治療流感的抗病毒藥物克流感(Tamiflu)和治療 SARS-CoV-2 的抗病毒藥物Paxlovid(nirmatrelvir-ritonavir)或Lagevrio(molnupiravir)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這兩種疾病症狀的嚴重程度,但必須在感染開始後立即服用。與剛感染 COVID-19 的人相比,感染流感和 SARS-CoV-2 的人需要機械通氣的可能性是其四倍,而死亡的可能性是其兩倍。
而症狀嚴重的患者,醫生可以開立像是抗流感這類的抗病毒藥物來緩解症狀並縮短病程。而流感主要也是藉由感染流感的病患咳嗽或打噴嚏產生飛沫,將病毒傳播給周圍的人,尤其在密閉空間,因空氣不流通,更容易造成病毒傳播。
在一項 2021 年的研究中關於 COVID-19 合併感染,檢測出流感和 COVID-19 都呈陽性的患者,他們的住院率和死亡率高於感染只有COVID-19的患者。有些人病得很重,則甚至需要住院治療。另外就是常見的鋅,科學期刊曾指出,感冒或流感病人補充鋅,可以減輕症狀,恢復也快一些。多補充維生素可幫助增加抵抗力、減少流感機率?流感季節最應注意的飲食、生活重點?林岱樓分享,增加攝取維生素可以維持生理的正常機能運轉,與部分調節身體的免疫力。
然而,許多流感病例可以通過每年接種流感疫苗來預防,並且降低其流感重症的程度。(常春月刊/編輯部整理、文章授權提供/潮健康、圖片來源:Dreamstime/典匠影像)延伸閱讀:感冒吃感冒藥好得快? 藥師點名「5大用藥觀念」被騙了:加強錠沒有比較有效發燒何時該服退燒藥?發燒就吃or不舒服? 醫破解「給藥關鍵」。如果有發燒,也通常不會是高燒,而且應該在用藥之後很快就降溫了。3. COVID-19(起因為冠狀病毒引起)感染COVID-19的患者可能沒有任何症狀或是輕微,就像普通感冒一樣。
國內進入流感高峰期,感冒、流感、新冠三者最主要的症狀差異為何?得流感又確診可能會更危險?感冒、流感、新冠三者差異一次看懂1. 普通感冒(起因為鼻病毒、腺病毒等多種病原體所引起)感冒症狀通常是輕微的。因此,COVID-19 的症狀可能看起來很像感冒或流感的症狀。
同時或快速連續感染這兩種病毒,也可能使人們更容易受到其他感染。他們可能有喉嚨痛、流鼻涕和咳嗽。
但因大多數人的生活緊張,且飲食運動都不太規律,一般還是建議適量服用一些維生素B群來做基本的補充。另一份英國的研究資料,分析了英國 212,000 多名因 COVID-19 而入院的人的健康記錄,這些人還接受了其他感染檢測。另外,就是一些在感冒時或是感冒季節建議少吃的食物:1. 咖啡因飲料及酒精:咖啡因與酒精都會加重流感症狀,特別是與腸胃相關的症狀,容易使脫水更加嚴重,因此應盡量以白開水或是稀釋的電解質水來補充水分就好。但它們也可以看起來不同。它只需要在有症狀的時期多休息或服用一些藥物,就會慢慢痊癒。2. 流行性感冒(起因為A型流感病毒及B型流感病毒引起)流感的症狀輕重比較不一定,雖然也可以是輕微的,但通常情況下,罹患流感的人比感冒時感覺更糟。
但還是希望建議大家可以完整施打流感及新冠疫苗,增加群體保護力,減少自身重症的可能性,也可以比較相對的自由參與各項自己喜愛的休閒活動。而休閒活動的選擇上,林岱樓建議,盡量挑選寬敞開放或是通風良好的場域,避免在密不透風的地方久待,另外就是當朋友或個人有出現相關症狀時,還是直接自我輕度隔離,一來是避免外出再次感染其他病毒,二來是擔心傳染給別人。
近期也有研究指出,維生素D與調節免疫力、提升免疫細胞功能有關。2. 高糖食物及飲料:其中所含的大量糖分,可能加重免疫系統的負擔、導致發炎更嚴重,病情的恢復時間更長。
但根據現有的一些科學期刊數據而言,同時感染流感和感冒的人往往比只感染一種病毒的人病情更嚴重。當孩童補充維生素D之後再暴露在流感病毒中,引起呼吸道感染發病的機率也變低了。
多補充維生素預防流感? 醫:「這類人」多吃無顯著影響。新冠、流感同時得更致命? 國外研究指死亡風險「暴增2倍」另一個有趣的問題是,如果同時得了流感和COVID-19會怎麼樣呢?耳鼻喉科診所耳鼻喉專科醫師林岱樓醫師指出,目前還沒有大量數據可以確定當人們同時感染流感和 SARS-CoV-2 時會發生什麼。因為感到痛苦和疲倦及全身不適,並且沒有太大的胃口。大多數患有流感的患者在家裡多喝水、休息和舒適會好轉。
建議以稀飯、白吐司、蘇打餅乾等容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為主。而普通感冒沒有測試,也沒有特殊的治療方法
如果還是有些擔心的話,出門還是建議戴緊口罩、常洗手及適時噴灑酒精,也不要到人潮過於密集的地方即可。但根據現有的一些科學期刊數據而言,同時感染流感和感冒的人往往比只感染一種病毒的人病情更嚴重。
它只需要在有症狀的時期多休息或服用一些藥物,就會慢慢痊癒。國內進入流感高峰期,感冒、流感、新冠三者最主要的症狀差異為何?得流感又確診可能會更危險?感冒、流感、新冠三者差異一次看懂1. 普通感冒(起因為鼻病毒、腺病毒等多種病原體所引起)感冒症狀通常是輕微的。
有些人病得很重,則甚至需要住院治療。此外至少補充5個月以上的鋅,能減少六成得到感冒的風險。大多數患有流感的患者在家裡多喝水、休息和舒適會好轉。而症狀嚴重的患者,醫生可以開立像是抗流感這類的抗病毒藥物來緩解症狀並縮短病程。
與剛感染 COVID-19 的人相比,感染流感和 SARS-CoV-2 的人需要機械通氣的可能性是其四倍,而死亡的可能性是其兩倍。例如,COVID-19可能包括味覺或嗅覺喪失,呼吸困難或各種皮疹,另外再也比較容易出現一些腹瀉、噁心嘔吐的腸胃症狀。
在一項 2021 年的研究中關於 COVID-19 合併感染,檢測出流感和 COVID-19 都呈陽性的患者,他們的住院率和死亡率高於感染只有COVID-19的患者。多補充維生素預防流感? 醫:「這類人」多吃無顯著影響。
但有些人可能有更嚴重的上呼吸道甚至是下呼吸道症狀。因為感到痛苦和疲倦及全身不適,並且沒有太大的胃口。